3月1日,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贵商易”新系统在网页端(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官网)和移动端(贵商易APP)正式上线。该系统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标志着平台建设质量和服务质效再上新台阶,为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跑出“加速度”。

据悉,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贵商易”是贵阳市着力打造的企业服务平台,于2019年1月上线投用。截至目前,该平台认证企业已达10余万家;发布1200余篇涉企政策文件;受理企业投诉327例,结案326例,结案率99.7%;319家企业发布了494条供需信息;各类金融服务已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32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为提升“贵商易”对于保护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作用,结合贵阳贵安“十四五”布局部署,贵阳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贵商易)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明确将实施投诉服务、金融服务、政策服务、政务服务、市场服务“五大提升工程”,力争2021年新增市场主体100%注册,原有市场主体注册比例突破50%,两至三年内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以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提供重要支撑、发挥更大作用。

在投诉服务提升工程方面,做好投诉服务板块建设工作,健全和完善市县乡三级联动、限时办结工作机制与考核机制,优化投诉服务受理流程,提升投诉案件分拣指派效率,缩减案件办理周期,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金融服务提升工程方面,升级金融服务板块从线上融资信息发布到融资落地的全流程系统改造,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引入国有小贷、担保等第三方金融机构,提升企业的获贷成功率;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入驻“贵商易”平台,丰富金融产品及服务类型并进行标签化管理;推动本地银行与平台实现系统直联互通;探索推进利用政务数据为银行建立客户评价模型。

在政务服务提升工程方面,全面拓展面向企业的政务服务能力,通过市政务服务中心打通省“一网通办”平台接口,逐步将涉企、高频、全程网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接入“贵商易”;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业务规划、需求梳理、流程梳理等相关工作,进一步优化企业办事流程,规避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流程负担,促进经济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涉企政务服务效能。在政策服务提升工程方面,强化平台的信息汇集能力,实现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时上传与动态分类发布;形成政策精准化推荐能力,通过政策标签化处理,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政策推荐和订阅服务;构建政策分析咨询能力,面向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政策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支持导向,准确领会政策内容,实现政策性引导;完成政策兑现事项上线工作,优化市政府部门有关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政策资金申报、审批、兑现等流程,提供政策兑现申报入口,实现惠企政策线上申请、受理、审查和兑现。

在市场服务提升工程方面,以“业务重构、技术融合”为实施路径,整合贵阳市中小服务云平台和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的市场服务能力;引入优质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平台,企业可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专业化市场服务,政府通过集合采购方式实现市场服务采购,体现政策性支持措施;打造企业线上产销对接平台,优化行业分类、产品展示、界面布局,为企业提供覆盖范围更广、分类更精确的供需信息,通过线上交流、线下合作模式,推进建立合作共赢的服务生态。

据了解,此次在“两端”上线的“贵商易”新系统就包括了投诉服务、金融服务、政策服务、政务服务、市场服务“五大提升工程”版块,逐步打造了“5+N”的服务体系,将全面提升“贵商易”平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载体的作用,助力服务市场主体、拓展政府服务功能、提升政务水平,推动市场主体实现产销对接小循环,不断为民营企业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推动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全链条推动建设任务全面落实,贵阳市将民营经济服务平台建设纳入《贵阳市、贵安新区聚焦全面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双月调度”机制,定期调度各模块建设运营情况,全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建立明责、考核、督查、问责机制,形成责任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把市直部门落实民营经济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以及各区(市、县)、开发区引导注册认证工作情况纳入全市综合大督查范畴和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强化工作督导、严格绩效考核、严肃追责问责,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互动的要素结构和工作合力,确保民营经济服务平台在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